TOUCHING讓你的品牌被看見

打造被動收入 建立網站也可以賺廣告費!AdSense分潤計畫

Touching-Leo • 2024 Sep 21

Google AdSense是甚麼?教你網站賺取廣告費

如果有經營網站,可能會考慮如何透過網路賺錢。

對於網站經營者而言,使用 Google AdSense 嵌入廣告是一種簡單的賺錢方式。


透過 Google AdSense 賺取收益,不需要掌握任何複雜的技術。

這只是一個在持續撰寫文章和經營網站時的附加工具。只要你的網站有流量(不論多寡),就能利用這個平台來獲利!

認識Google Adsense

AdSense 是一個將「發布商」和「廣告商」連結起來的廣告網路。「發布商」透過將網站連接到廣告平台,讓「廣告商」能夠以競價的方式在這些網站上展示廣告。


當網站訪問者點擊或查看廣告時,「發布商」會獲得該廣告出價的一部分報酬,而其餘部分則會分配給 Google。


由於不同產業和地區的廣告商所支付的廣告費用各不相同,因此「發布商」的收益也會有所變化。

Google AdSense 競價規則&收益計算公式

  • 千次展示成本(CPM):「 廣告商 」可以設定廣告每有效展示 1,000 次時,他們願意為此支付的費用。
  • 千次曝光收益(RPM):「 發布商 」每獲得 1,000 次廣告曝光時,估計將獲得多少收益。

※千次曝光收益並不代表實際賺了多少,這個指標的算法是將預估收益除以獲得的網頁瀏覽量、曝光次數或查詢次數,再乘以 1,000 作為換算。

計算公式:千次曝光收益 = (預估收益 / 網頁瀏覽量)* 1000

透過上面的公式,我們可進行下面的舉例換算:

  • 如果 20次的網頁瀏覽量預估可帶來 $0.15 美元收益,網頁千次曝光收益就等於($0.15/20)*1000,也就是 $7.50 美元。
  • 如果 4,000 次廣告曝光預估可為您帶來 $18 美元的收益,則廣告的千次曝光收益就等於 ($18/4,000)*1000,也就是 $4.5 美元。


Google Adsense申請步驟

因為申請帳號不難,最困難的會是崁入程式碼,讓廣告成功發送,以下做一些詳細說明,讓大家可以更順利的審核通過,首先簡單分成兩種網站模式

  1.本身網站已經與Google AdSense做連線(如:Blogger、YouTube、痞客邦.....僅需根據平台指示作連動)

  2.自建網站(需複製程式碼並貼到網站上每個網頁的 <head></head> 代碼之間)

痞客邦後台就會有聯結的位置(黃線標記處),但並非每一個帳號都可以開啟分潤計畫,查了一下公告是隨機給予權限,所以免費使用的還是只能根據平台的規定。

自己建網站,雖然會需要一些費用,但就可以根據自己所想的做調整,也會比較容易開啟營利功能。

自建網站則需要先新增網站,下一步會要求驗證網站擁有權,要將AdSense的程式碼完整複製到網站上每個網頁的 <head></head> 代碼之間,而複製的位置就比較複雜,有先人會選擇使用外掛輸入,而我也多次測試該放在系統的哪裡,反覆申請終於成功,也直接跟大家分享我們的系統該如何置入程式碼。


我們是使用DUDA系統,所以接下來是用該系統後台教學程式碼該如何正確放置

Step1 點選介面右上角進入開發模式

Step2 點選Site HTML/CSS (這邊是整個網站的調整,因為在duda系統中,部落格功能是外掛沒辦法個別加入程式碼,所以會一直找不到)

Step3 將程式碼貼在紅框的位置(測試過貼在其他區間,都審核不通過,該位置有成功,可以運作就不用動他)

Step4 完成後回到AdSense再驗證一次,等待審核(tips:等待審核期間持續發布部落格文章是很重要的哦)

送審後就會看到幾個狀態,出現審查完成就代表沒問題囉!

而Ads.txt狀態找不到有可能會影響到收益狀態,之後再來更新怎麼做到已授權。

回到AdSense的帳號,就可以看到報表顯示收益狀態,滿100美金就可以申請領錢。

必須說一開始還真的頗少,一天有個$0.01就很不錯,就當個被動收入慢慢累積,持續製作好的內容很重要!

作者: Touching-Leo 2025 Mar 12
快速了解Google好學堂
作者: Touching-Leo 2025 Mar 1
特殊符號 ◎ ⊕ ⊙ ○ ● △ ▲ ▽ ▼ ☆ ★ ◇ ◆ □ ■ ☎ ☏ ◐ ◑ ♡ ♥ ♣ ♧ ☻ ☺ ♠ ♤ ▪ ▫ ∴ ∵ ☜ ☞ ♫ ♬ ◊ ♦ ► ◁ ∈ ∋ ◘ ◙ ♀ ♂ ♩ ♪ ☼ ¥ 〒 ¢ £ ※ ↔ ↕ ♨ 卍 ◈ § ♭
作者: AChih 2024 Dec 14
2024屏東聖誕燈會-屏東公園
作者: Touching-Leo 2024 Dec 6
2025小編社群行事曆
Share by: